来自 娱乐 2020-02-05 00:45 的文章

矢野浩二:从左右不是人,到左右逢源,他到底

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让他列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三名日本人时,估计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福原爱,其次是一个姓苍的小姐姐,再后来就是这位“鬼子专业户”,《天天向上》的天天兄弟之一矢野浩二了。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下他的传奇经历。

矢野浩二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高中毕业后开始工作,先是当邮递员,然后是送牛奶的,最后在大阪当了一名酒吧服务员。

因为很多顾客说他长得挺帅的,他也很受鼓舞,于是他去了东京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可是他怎么努力,情况并不顺利。没有得到什么机会。

即使现在在中国已经很红了,回日本表演时,仍然表现得极为低调。

网上流传了一张浩二为前辈叩头的图片,虽然他已经过来澄清,不过这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在中国有名气的日本演员在日本演艺界想混得开,还是非常不容易,就更别谈成名前的他了。




2000年,当矢野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经过多方努力,得到了扮演日本鬼子的机会。可是导演只是让他扮演一个不分青红皂白就屠杀中国人的杀人魔鬼。比如《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这些让他成为了一个经典的鬼子形象。他不想被定型,更不想扮演这样的反派,可是作为一个没有名气的日本演员, 导演怎么说,他也只能怎么做。就这样他又足足坚持了5年,后来甚至到了一看到军装就想吐的程度。然后他宁愿不演,也不再接受这种日本士兵的角色了。



他感慨的的说:“我演的都是日本军人,没有人物性格,没有戏剧冲突,只有冷酷,只懂杀戮,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出演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更像是一个粗糙的战争机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工作产生了恐惧。像无形的枷锁,让我无法脱身,我有种窒息感。”

2008年,就在快被鬼子搞窒息的时候,浩二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他开始出现在湖南卫视热门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因为是日本人,主持人语速又比较快,所以他时常比别人慢半拍,那种若有所思的呆萌形象,一下子就获得了很多中国粉丝,他终于出名了。后来人生的路就出现了转机,各种不一样的日本人角色找到了他。



他以前以日本鬼子形象出现时,他的中国导演常常坚持让他扮演纯粹的坏人,越坏越好,越残忍越好。不过成名以后,浩二开始为自己的角色发声,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好是坏,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他试图把这种想法融入到他的表演中。所以你看他后期的角色,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就算是一个坏人,也更像是个人而不是一个杀人机器。

与此同时他的感情方面也很顺利,找到了一位重庆妻子,2010年,女儿出生,名字命名为心月,并让她加入中国国籍。事业和爱情双丰收。



2011年,《环球时报》颁发给他2010全年最优秀的外国艺人奖,该奖也是首次颁发给日本人。 2015年他出版自传《有梦不怕路远》,他逐渐成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日本艺人。

当他的名声传到了大洋彼岸自己的祖国时,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报道说,浩二回国时在日本被愤怒的人们殴打。



特别是在那段中日关系紧张的岁月,他“顺理成章”的丢掉了工作,也不得已离开《天天向上》,一下子成了中日两头都不讨好的角色。他一个人躲在酒店都不敢出来,不敢接电话。新闻媒体相互攻击,两边都让他痛苦。他说: “就好像生母和养母在打架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努力还是逐渐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认可,并且逐渐在日本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对,就是在日剧中扮演中国人。比如在《卖房子的女人》这部日剧中,他就扮演了一个来日本买房子的中国大款,一听到房间号是808就很开心的下单了。不得不说,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是很刻板的啊。我想,浩二也可以有能力去改变下的。




特别是在2016年的在2月20日,浩二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官邸接受了年度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成为了日本官方认可的中日民间交流大使。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说:“他是最了解中国的日本名人之一,也是中国的友好伙伴”。有了官方的认可,他在日本的质疑声也小了不少。



浩二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他也希望回本国发展,得到自己人民的认可。这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在中国,他在工作中掌握的语言比在课堂上更多,他的中文技能帮助他取得多元化的成功。他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大阪人,那里的人们喜欢笑话和喜剧,他决心在日本开拓多样化的市场。

另一方面,他希望做中日两国沟通的桥梁和渠道。 促进两国的艺人能够相互交流,相互传播本国的文化,更多的融合和全方位的了解而不是猜疑和贴标签式的指责。



如果要献给她一首歌,我想这必然是梁静茹的《勇气》。

但这种勇气如果只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匹夫之勇,必然也不能成功。他的勇气真正体现于,在中国演戏将近20年,不停的抓住中日关系的大趋势不放手。

这就好像斗牛士抓着一头倔强的公牛,无论怎么想把他摔下来,踢掉,他都能牢牢地抓住牛头,直到成为真正的趋势征服者。

他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他有无与伦比的韧性,审时度势的能力,通过摸爬滚打,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这一顿骚操作不得不让人竖起大拇指点赞。

说到趋势,我们知道,以前鬼子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演,肯定是不像的。而且中国人演鬼子,怎么坏怎么来,怎么贱怎么来。可是鬼子要演得真实,当然要找日本人来演啊,不过自然是没有一个日本人愿意演的。


而浩二不想演这样的日本人,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是这样,浩二最多是背负骂名灰溜溜的回国了,但是趋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人也厌烦了看抗日神剧那种手撕鬼子的恶搞片。大家意识到不尊重历史就是不尊重自己。

这给了浩二一个绝佳的机会,这是一个夹缝,但是却透着光。

他牢牢地抓住了。

所以你看他后来演的日本人,都是相对理性,智商在线且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军官。

比如《少帅》里面的菊池武夫,张作霖的顾问,陆军中将,在中日双方作为渠道,尽量努力取得谈判的达成。只有这样的角色才是他心中希望扮演的角色。



再加上他在天天向上的可爱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日本人脸谱化的印象,反而收获了粉丝。

日本人一开始是很鄙视他的。但是他却是为数不多的,受中国人欢迎,在中国演戏,还敢于演抗战片的日本演员。在加上他是中国通,所以反而可以利用他作为中日交流的桥梁。

与此同时,日剧中也需要一个了解中国的日本演员来演中国人,所以他又去日剧演了中国人。

而媒体也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不再是卖国贼,而是中日交流的桥梁。因为他虽然演日本军人,但是没有演很贱很坏的日本军人。所以日本人反而认为有了他,可以对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固有看法做出改变。

当然,无论怎样,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可能因为一两个演员而改变。历史应当铭记。



不过从经济层面,和国家长久利益来讲,合作共赢是主旋律。

我们仇恨的是那个时代杀人不眨眼的战争恶魔,时时刻刻铭记这种耻辱。

但是对于浩二这样的日本人,现代的日本人,并不是我们的仇敌。否则中国就不会和日本建交,我们也不会每天看日本动漫,日剧,日本爱动片,开日本车,玩日本游戏,用日本电器电子产品,去日本旅游。

和日本的合作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最后,浩二反而变成了这个新世界,新形势的赢家。原来的他,夹缝中求生存,现在的他却左右逢源。用他的勇气坚韧和耐心,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我想这一点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这就是浩二,完成了凤凰涅槃的重生。同时让我们思考,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中间地带能带给我们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