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6-15 17:30 的文章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恩斯特·布洛赫

布洛赫是德国哲学家,《希望的原理》是其代表作,不仅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创新之作,也是一部优秀的长篇散文,作为20世纪的精神遗产之一,渗透着20世纪整个西方精神史。

这本书最初的书名是《关于更美好生活的梦》,后来改名为《希望的原理》。从源远流长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出发,全景式地揭示了人类希望与梦想的多种多样的元素。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迎接我们?布洛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希望的原理的核心内容。

是一部书写人类希望与梦想的经典著作,也是指导个体人生的成长指南,对后世影响深远。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什么是希望?

“希望”一词标志着某种期待情绪。

在希腊语中,希望意味着某种愿望的实现;从心理学上看,希望是指向未来的某种强烈的情绪;从历史哲学上看,希望是历史过程中某种终极目标;从神学上看,希望是指与人生态度息息相关的某种神学德性。

希望概念涉及各个领域,内涵不尽相同。但其共通性在于:希望不是与现实既成事实相联系,而是与未知的事实相联系。

布洛赫当初流亡美国时十年磨一剑写出来这篇巨著,表达了自己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世界的希望。

就像布洛赫对“希望”的定义: “希望深深植根于追求幸福的冲动之中,因此,希望是不可摧毁的,而且希望始终是历史的一个动力,希望乃是对清晰可见的目标的期待和憧憬。”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驱散乌云,向前推进人的梦想,但是它并不熄灭人们梦中腾起的熊熊火柱,而是通过具体的乌托邦使它变得无比炽烈。

希望图像将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一条新的通道,就是历史地传承下来的、摒弃历史学的、具体的乌托邦,而这个乌托邦的理想,不仅是悬在空中的不切实际的,其中也包含着现实主义的生存精神、乐观精神、开放精神。

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中的希望精神进行简单阐释。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希望具有冲动性的生存精神

布洛赫一生漂泊旅行,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辗转在各个国家。

1948年结束长达10年的美国流亡生活,回到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大学任教,因为不满于东德的现状移居西德蒂宾根,但是这里也不是他的理想之乡。

自始至终他都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者,注定了他孤独一生,寻求他梦中的新故乡。

也正因为他的这种身世,更能体会关于生存理想的哲学概念与终极意义。

在他看来,希望在广义上是指人的意识特性,是指内在于客观现实总体中的根本结构,这种希望哲学生活在未来,也内在于社会存在,背后连接着人的根本冲动。

他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动的?

首先,布洛赫聚焦 “希望” 这种期待情绪,一路追踪各种各样人的内心冲动。在“就像浸染手帕一样,冲动以各种颜色浸染我们的脸蛋,生气时将其浸染成红色,嫉妒时将其浸染成黄色,厌烦时将其浸染成绿色”。

乍一看,布洛赫的这种言论令人联想起精神分析,实际上,布洛赫曾批判性地论及弗洛伊德的 “性冲动”、阿德勒的 “个体权力冲动”、荣格的 “陶醉冲动”等。

而且,相较于精神分析学内容,布洛赫所考察的冲动更加包容、更加宽泛。

他认为“性冲动”并非人的唯一冲动,甚至也不是人的最根本冲动,在人的原始冲动当中,最急迫、最重要的欲求当属解决“饥饿”的自我保存冲动。例如“饥肠辘辘,饿得要死”,这句话便是穷人叹息中最强烈的叹息。

因此,他认为想要追求希望,最开始就是解决摆脱饥饿的需求。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饥饿是布洛赫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曾在美国流亡,迫于生计,不得不在餐馆打零工。

所以在他看来,饥饿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冲动,想要追求希望,就需要先正视这种生存精神。

饥饿,人内心世界最根本的冲动,同时也是布洛赫人类学的根本论点。在当下时代,必须从唯物辩证法的现实结构出发,通过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去解决“饥饿”这一人的根本冲动。

布洛赫在书中进一步地形象表达了内在与人的生命的某种动态要素和贫困要素。

人在呱呱坠地,赤身裸体,一无所有,第一个行动就是寻找母亲的乳房,迫于痛苦和贫困,挣扎哭喊,即使到了成年,人们也因缺少某物而感到一贫如洗。

贫困是一种否定性,催人不安宁,催人思维和催人行动,也会催人由个人存在转向社会存在。

人活着,思考着,行动着,这本身就是一种贫困,这贫困也是一种饥饿、憧憬和探求。作为“否”的贫困会驱使人们劳动,驱使人们祈祷。

这种“否”不是某种终极物,而是看做一种“尚未”,人就是一种尚未的匮乏存在,也是一种充满努力、向往和渴望的冲动存在,人的根本冲动就是饥饿,除了饥饿,任何东西都不能震撼人类。

正是布洛赫独特的个人经历与时代的影响,让他能够清醒的看到希望背后现实中的生存问题,进一步正视饥饿这种内在的冲动。

那么,饥饿者忍无可忍、走投无路,去考虑摆脱自身社会处境和饥饿的实际解决方案,那么“饥饿”这一主要冲动如何朝向希望?

作者进一步提到,可以通过人的 “白日梦”或“昼梦”过程来说明。

白日梦属于儿童、少年和青年,白日梦使人获得勇气和希望。而这种希望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它驱散迷雾,劈开混沌。

布洛赫不是把白日梦视为夜梦的前阶段,而是理解为世界改造之梦,即想象力的实验。

因此,白日梦是 “向前的梦” “清醒的梦”,是 “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也是一种“战斗的乐观主义”。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希望具有通向新家乡的乐观精神

20世纪20年代,当传统的哲学思潮也就是实证主义,黑格尔、康德主义等退潮之后,生命哲学还有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存在哲学等开始兴起,人们开始去关注源于现实社会的现实人生,譬如生命的渴求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怎样建立一种理想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就出现了有三个思想家布洛赫、卢卡奇还有本雅明,他们开始对现代人和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层文化异化进行了深刻剖析,想要去建立一种人道的理想社会。

而这种理想社会就是他们渴望的“新家乡”,尤其是布洛赫他给人们指出了前进方向,创建了指向未来的希望哲学。

布洛赫认为,有朝一日,人类必定生活在自由的国度之中,生活在新家乡中,这是他内心不可磨灭的希望。那人类如何通向新家乡呢?

布洛赫在书中提及到这种理想世界的建构就是以战斗的乐观主义坚信社会过程中乌托邦会从开始萌芽到繁荣昌盛,坚信乌托邦过程化的现实可能性以及我们这个世界人化的可能性。

我们人从事劳动,投身革命,废除被压迫、被奴役的社会关系,把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变成现实。只要人在,希望就在,只要希望在,世界就在。

人通过希望成为人之为人,世界通过希望成为世界之为人的“家乡”。

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战斗的乐观主义”致力于民主地、革命地来改变世界,将“世界的恐惧”变成“世界的希望”,这也是“战斗的乐观主义”的姿态。

根据布洛赫人的解放哲学,在当今争取人类解放的最后斗争中,站在前列的、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无产阶级,一切反对剥削、压迫和异化的革命运动都始于他们的决断。

希望中的乐观精神带领我们走进“有民主的社会主义”,而这种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构就是我们期待的家园,我们在家园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就像海德格尔提出:‘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惟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已要素中存在。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希望具有指向未来的开放精神

1961年布洛赫移居西德蒂宾根,找到了新的希望,同年9月在大学做第一次演讲:“希望会变成失望吗?”

他怀着沉痛的心情说:“希望会失望,而且会变成失望,甚至希望在其名誉上也是如此;否则,它也许就不是希望。”

因为希望是开放的,他并不寓于现存事物之中,而是寓于未来的事物之中,为此希望与可失望性直接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无比满足与幸福,多半是由于想起了灿烂的未来或流失了的美丽过去。

但是在实现的瞬间,人为什么感受不到完全的满足感,是因为长久的忧郁,成就梦想的一瞬间,眼前出现巨大反差那时我们内心的满足就像退潮一样,褪去不知所措。

正如阿奎纳曾说:与自身相比,事物在人的心中才具有更加高尚的照耀。

而当不满足到来,我们又会寻求新的梦想与目标,试图再次寻找满足,这种希望—失望—希望的循环过程就是一种向外敞开的开放的精神状态。

因此,布洛赫的希望哲学理论永葆未完成性和开放之青春的概念,他在《前言》中写道:“哲学将拥有明天的良知,代表未来的党性,希望的知识,否则,哲学将不再拥有任何知识。”

明天和未来本身是一个将来进行时的状态,就像他所提及到的“可能性”,这种希望是开放的包含无限可能的存在。

那么,希望中就不会包含恐惧与负面因素吗?

肯定包括,就像布洛赫所说,希望笼罩在害怕之中但它既不像这种情绪一样是消极的,又根本没有被关入虚无之中。

希望的情绪不再胆怯,它使人豁然大度,绝不满足于那种指向内部知识和外在联系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富于幻想,梦想一个更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可以美梦成真的。

布洛赫虽然肯定希望中激昂的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反对一切脱离客观实际的妄想和空想,他能够看到抽象乌托邦的狭窄的现实生存空间.

努力建构具体乌托邦的生活图景,把对美好生活的主观化的愿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对当下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可谓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布洛赫《希望的原理》:关于美好生活的梦—哲

结语

布洛赫以“望”为根本,把希望视为更美好生活的梦,揭示了希望的人类学存在论的内涵,指向了人类生命的希望哲学。

这本书可以说超出了所有现代的希望哲学,布洛赫也因此获得了20世纪希望哲学家的雅号。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希望的原理是一座飘忽不定的思想山脉,足够几代人苦干钻研和攀缘。这部著作是需要我们世世代代的人反复研读,不断深究的,它的效应是无穷的,活力也是永存的。

这本书,既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指南,也是个人成长的修炼手册;指导国家续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也告诉人们,即使囿于困境中也要对未来充满期望,即使梦想尚未实现,将来一定有实现的机会。

关于希望的哲学与知识,一定要细细品读布洛赫的这本著作,是案头必备哲学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