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23 17:43 的文章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这段时间有一句非常网红的话,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让我感觉虽然我们处于不同地方,尤其在疫情当中,当一个区域出现问题,会有很多人提供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一、追溯精益文化,从名古屋开始

名古屋是爱知县的首府,日本第三大城市,离丰田总部只有30公里路程。换个角度说,爱知县或名古屋应该是丰田的主场。

我们把日本的历史往前推400年,有一个叫德川家康的人,他是日本江户时代首任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我从日本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辽太郎的《德川家康:霸王之家》一书中总结出德川家康的2个特点:节俭,隐忍。

他节俭到什么程度呢?作为当时的一位大名(有钱有权的贵族),连擦脸用的一张糙纸都不舍得浪费,被风吹走之后会把它追回来继续使用。


他隐忍到什么程度呢?根据书中描述,德川家康小时候和织田信长是朋友,但织田信长一直压制着他。


按道理讲,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杀后,他是可以上位掌权的,但是又被丰臣秀吉压制。直到丰田秀吉去世后,60岁的德川家康才上位。大权在握10年左右,开辟了近300年江户时代。


从节俭和隐忍这两个特点来看,与丰田生产方式的思想有很多吻合之处。

丰田生产方式是要消除过程中的浪费,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制造周期、满足外部多品种小批量需求。其实根本上就是节俭。

第二条做任何事情,只要方向正确,就需要坚持,一直坚持。

以上特点其实并非德川家康一人所具有,应该是名古屋这一区域日本人的共同特点。

丰田为什么能够得到发展和应用?当地人民的节俭与持续坚持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也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了优势。


二、我看到的文化差异

接下来,我们通过疫情中的几个现象来看下中日之间以及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次疫情席卷全球,严重性不言而喻。从控制上来说,东亚国家比欧洲其他国家做得要好。

为什么东亚国家能有这样的控制结果?我们一起看看以下2件事:


第一,日本捐助中国。


日本捐助中国抗疫物资并不完全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大多数来自日本非官方的交流捐赠。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捐助物资上面的文字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


从这些文字描述可以感受到日本人民对于疫情中的中国的一些内心表达。


第二,中国捐助世界。


中国捐助世界物资时,也有情感的表达。其中,小米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中附了一首诗(意大利语):


Siamo onde dello stesso mare,

foglie dello stesso albero,

fiori dello stesso giardino.


注: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中国看到其他国家受到疫情侵害,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帮助他们。从某种角度讲,这就是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讲解。

1.中日文化共同点

中日两国文化中都有“俭”。德川家康非常节俭;丰田生产方式中也提到“消除一切浪费”,实际上也是“俭”;在中国,《道德经》第67章中写到,“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为天下先”,“俭”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文化。

此外,再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第59章中的一句话,“治天事人莫若啬”。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俭”并不是说要拼命去节省,而是在拼命节省过程中,还要做到“啬”。

大家可能会疑惑,“啬”加上一个“吝”不就是抠门的意思吗?这可是一个贬义词!

其实,古文中,“啬”和“吝”这两个字说的是两件事情。“吝”的意思是不愿意给别人东西;而“啬”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即使很有钱,但是我不舍得给自己花。


所以中国文化中一方面要做到自身的节俭,但是当别人有需求时,我舍得帮助别人。

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节俭,当其他人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大方地帮助他们。这是中华民族或者东方民族的一些共同点和代代相传的一种美德。

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民间)捐助案例。其中,有一对老夫妻捐出100万。从相互捐助过程中,我们不单看到了“俭”,也看到了“啬”。


2.中日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

说完中日文化的共同点,我们来讲讲疫情期间反映出的中日文化差别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现象:

第一个现象:一些国家民众对戴口罩的反应。

日本人是主动戴口罩。实际上日本民众戴口罩非常普遍的,尤其冬天和春季,你能看到满大街的人都戴着口罩。春季主要是防花粉,冬季主要应对感冒传染。

为什么日本人会主动戴口罩呢?我曾经问过一个日本人,他说因为他今天感冒了,所以戴口罩防止传染给别人。这是日本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或者是一个习惯,就是“我做事情尽量不要影响他人”。

中国人是听指令戴口罩。平常我们不会轻易戴口罩,但这次不一样。不过,大部分人戴口罩的目的是防止别人传染给自己。这点与日本不太一样。

西方人一开始是坚决不戴口罩的,因为他们的文化当中认为戴了口罩就说明我是病人。疫情期间,意大利人不戴口罩,还游行示威,说影响了民主、自由。

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日本人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影响别人,有问题我自己解决,但是不能影响别人,体现了团队精神;


中国人是保护好自己,别让别人影响我,这是一种有限的个人主义和团队主义;


西方人就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个人主义。


这样的文化差异下,如果让一个人去工作,在日本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中国企业,他可能会思考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对我有没有好处;在西方国家,员工则要谈民主和人权。

第二个现象:对于疫情爆发的处理态度。

武汉疫情开始出现的时候,救治和控制还是局限在当地进行,可是疫情越来越严重,此时,武汉自身已经无法解决,才有了之后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共赴武汉,共同救治的过程。

就武汉疫情来说,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团队中如果碰到一个问题,我们会首先告诉所有人,还是放在自己内部进行解决?


有句话是“家丑不外扬”,这种心理在这种状态下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不愿意让外面人知道,总想着在自己内部范围内去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同时又发展得很快,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因此,我们如果不太愿意轻易暴露问题,企业推行精益过程中,就会碰到类似事情。


三、日本文化和精益推行的联系

接下来,我们聊下日本(丰田)文化和精益推行之间的联系。

1.丰田屋背后的文化

精益是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总结出来的,各国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其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哪怕在日本不同地方也有文化差异。

我们看下丰田生产屋,屋顶是目标,中间两个支柱分别是准时化与自働化,底部是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些工具。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下面这张图是美国人总结的,叫精益技术体系。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精益文化”?

图片中间的粉紫色部分是自働化,蓝色部分是JIT准时化生产(对应于丰田生产屋的两大支柱)。

大家可以看下这个图的左右两侧,左边是“不断暴露问题,不断改善”,右边是“尊重人性,发挥人的作用”。这在丰田生产屋中是没有的,因为这其实是丰田生产屋的文化,在精益推行中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因此没有专门描述。

① 不断暴露问题

丰田生产屋如果用到日本之外,甚至是丰田之外,势必会面临新的问题,就是员工能不能接受这个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应用一些工具时就会碰到问题,会走形。

当然,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能自己解决掉,不暴露出来也没什么问题,但一旦遇到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还不愿意暴露出来,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大。

例如,精益生产中我们会经常用到看板管理,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暴露问题。但其实很多企业在运用过程中都把它用成了展板——不是用来暴露问题,而更多的是展示出好的状态,这种脱离看板初衷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对丰田生产体系文化没有完全理解。


再举个例子,很多企业里会看到安灯(Andon,也叫暗灯),这是为了保证发生问题时能够快速响应。快速响应的前提是问题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例如声光电等)充分地表现出来。


如果现场设备坏掉了,我们打电话给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可以5分钟内到达现场以最快速度把问题解决掉,快速响应达到一定的水准。


但设备坏掉这件事可能只有我和维修人员知道。问题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结果就是我和维修人员在小范围内把设备问题解决掉,其他相关人员并没能或者并不能很好地去应对目前这种状态带来的影响。


因此,精益推行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接受“不断暴露问题”的理念或文化,否则工具应用中会走形,甚至与既定方向背道而驰。

② 尊重人性,发挥人的作用

尊重人性,其实是从上到下的一个反应。在日本,上层对基层员工是非常关心的。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它不会轻易裁人。因此,员工愿意待在企业里,每个人会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家,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在日本企业中,文化的传递、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通过人的方式去传递。但是,现在(中国)企业人员流动非常频繁,企业家或者管理者不愿意或轻易地通过人的方式去传递企业的知识。

美国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的组织中的知识是通过流程、制度、文件、标准化作业等书面文本的方式进行传递。

这其实源于文化的不同,进而导致使用工具、方法时出现差异。如果没有像日本这种“不断暴露问题”“尊重人性,发挥人的作用”这些文化的积淀,你的员工或者团队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发挥这些工具的优势。


四、对中国企业的建议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文化的差异,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呢?最后一部分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些建议。

1.分析差异,采取措施

文化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很多情况下它会影响到形而下的一些内容。因此,第一个建议是仔细分析文化造成的精益效果的差异,并采取相关措施。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不要盲目照搬。我们要常去一些好的企业参观学习,要去仔细思考:为什么它能够做到这种状态?原因是什么?

看多了,思考多了,就会发现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实际上背后都有文化与机制在做支撑。

因此,先了解文化,再去推行方法,不要“唯法”,不要“抄作业”,不要只相信工具,只有工具后面的道或文化能够支撑它,方法才会水到渠成。

反过来说,如果只“唯法”,还不如没有这个法,因为有的法可能会把你带到沟里。

2.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化是由人执行的,员工不一定知道文化是什么,但是他每天在做的工作是符合这个文化的。有句话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道理。

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因此,我们在建立或推行精益的过程中,要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国情、结合地域、结合企业状态、结合人等方面,这会对精益推进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3.完善制度和推进套路

我认为在企业中,文化应该是引领的。所以,我的第三个建议是,在企业文化引领下,完善企业制度和精益推进套路。

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四个自信”中提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什么把文化自信放到最后?因为文化自信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高标准。

当我们对自己的企业文化非常自信时,我相信在精益推进中,无论是在企业文化基础上建设企业制度、流程,还是推进套路上,一定会非常顺利,同时也会深得人心。

最后,提一句与开头一字之别的话 “山川异域,风月一天”,这是韩国钧(民国时期曾任江苏省省长)题写在扬州大明寺中,不过这次我们前后句反过来看,变成“风月一天,山川异域”。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推行精益的目的、方法可能都是一样的,这是“风月一天”但是,由于处于不同的山水、国度和文化,在推行过程当中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自己不同的推进套路和制度,这就是“山川异域”的含义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