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29 17:01 的文章

李大帅治军


李大帅治军

李鸿章在上海的军改,初步成功了!注意,仅仅是初步。

通过购买洋枪洋炮,聘用洋教官训练,淮军完成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初步转变,部队战斗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一小步,步子不大意义重大。

然而,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跟世界列强相比,淮军的改革仅仅实现了由“叫花子”向“贫下中农”的改变。

为啥这样说呢?那是因为,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还看不明白吗?日后的李中堂颇为得意的北洋水师,就是聘洋人教习,用留洋人才,可是一到战时,却依旧是不懂海战的丁汝昌(不对,就是李鸿章直接指挥)。

说白了吧!——不会打的,指挥会打的。如此模式,让北洋水师如何得胜?谁又能得胜?

淮军脱胎于湘军,湘军就是封建意识浓厚的私人武装。只听命于大帅,不听命于国家,这是湘淮军的特点。反过来说,私人武装的创立者也会以之为资本,自成体系,俨然自立。

剿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其后剿捻,曾国藩却指挥不动李鸿章的淮军。同样,李鸿章虽然贵为中堂,却也染指不得左宗棠的楚军。左右是,谁的军队听谁话,外人别想瞎吆喝。

封建遗毒如此!传统国情如此!不能怪曾国藩、李鸿章他们觉悟低!历史局限终究如此,一两个人又能奈何?这又不是演穿越剧。

因此,我们与其将淮军称之为军队,不如称其为派系,更为贴切。后世的北洋军,乃至更后来的桂军、滇军、川军、黄埔党军等等,谁跳出了这个圈子?

事实上,直到“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主席才结合东西方智慧,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李大帅治军

有此理解,我们就要辩证看待李鸿章驾驭军队的本领了。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李鸿章的军事指挥才能比较一般。

李鸿章早期在安徽老家办团练,被李秀成打得满地找牙;后来在湘军幕府当文秘,算是进修深造补差补弱;后来自己拉淮军进上海,才算是牛刀小试。而李鸿章的对手……

应该指出的是,李秀成在对待进攻上海的问题上,犯下了不少错误,以至一误再误。

安庆失守后,上海防卫薄弱仅有华尔那千人的洋枪队,李秀成本可一举拿下却犹豫撤军;

淮军援护后,英法联军及中外会防军本已战败,李秀成却半途而废,撤围援救南京;

待到淮军整备一新之时,李秀成却被苏南根据地拖累,不敢全军压上奋力一搏。

李秀成放任淮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大变强,当真是小瞧了李鸿章,小瞧了西化改良的淮军,

结果白白成就了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

李大帅治军

其次,李鸿章协调外事的手段确实高明,但毕竟作用有限。

李鸿章被外国人称为“东方俾斯麦”。俾斯麦,世人皆知其为“铁血首相”,却不知其外交手段更为高明。正是俾斯麦的外交斡旋,才使得普鲁士军队始终单线对敌。攻丹麦,奥地利法国不管;攻奥地利,丹麦法国不管;攻法国,奥地利俄国不管……欧洲搅屎棍英国竟然看见就当没看见——全部不管!比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俾斯麦掌权时的普鲁士才是真正做到了“上交伐谋、其次伐交”。

外国人将李鸿章比作俾斯麦,其实更多的是对其外交手段的认可。至于著名的“铁血”嘛!淮军明显是血多铁少。

后来,李鸿章周游列国,面对德国陆军发出感慨:我要有这样的十个营,足以应付中国国事。十个营,满打满算一个旅——李鸿章这个“东方俾斯麦”就这点追求了!这让原装俾斯麦情何以堪?(李鸿章对于马克沁机枪的著名段子,就是在这个时候留下的。)

国家外交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李鸿章的手段再高明,终究还是根基不稳,用洋枪洋炮简单包装的淮军,镇压农民起义固然无妨,对抗外敌就力不从心了。

其后,中法围绕越南、台湾等地的争夺,何尝不是因为李鸿章对淮军长期作战没有信心,才会做出见好就收、虎头蛇尾的举动?

李大帅治军

再次,李鸿章对待外国人丝毫不怵,尚能以夷制夷。

华尔的洋枪队,是李鸿章提升外交能力的磨刀石!

李鸿章先是利用华尔的洋枪队,买枪买炮请外教,虽然饱受轻蔑刁难与挑衅,但为了让淮军快速成长,李鸿章忍了!期间,英国人不满意美国人华尔,华尔也不理会英国人,李鸿章在美英之间跳来晃去,颇为自如。

等到淮军训练初见成效,李鸿章就开始卸磨杀驴了。

美国人华尔被李鸿章送上前线,喂了太平军;继任者美国人白齐文,被李鸿章折磨的投奔了太平军,最后被俘灭口;再继任者英国人戈登,算是混成了李鸿章的好朋友。

英国人戈登作为一名西方职业军人,竟然无视本国领事的呼声,在协助淮军攻克常州后,与李鸿章紧密配合,仅用两天时间就不留后患地解散了“常胜军”。

比起蒙巴顿那些英国绅士,前脚离开后脚动乱的做法,戈登与李鸿章的合作堪称完美。这是戈登仗义?还是李鸿章高明?

我宁愿相信,这是李鸿章的处理手段高明。倘若让湘军那帮清高的大人,来到上海……曾国藩仅仅在天津处理一个外事案件,就身心疲惫了……其他人能好到哪里去?

综合看来,李鸿章驾驭军队的本领,主要还是体现在施展行政外交手段上。在军队建设方面,李鸿章虽然是开拓者,但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及后世的袁世凯。

李鸿章治军的经验后来也反映到了洋务运动的主张上:“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认为,只要用大清的现行制度,加上西洋的坚船利炮就能解决当时的问题,却无视国家深层次根基问题。结果,就如李鸿章自己总结的那样——裱糊匠而已!

然而,李鸿章以国学出身,平国家危难,练乡土强军。就算是裱糊匠,也独掌国事数十年,撒下了中国近代发展的诸多种子。

大丈夫立世成功名,虽屡有挫折却奋斗不止。有此成就,夫复何言?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

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

几人从此到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