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15 18:01 的文章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图:5.8枪弹


根据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公开信息,国内目前正在装备一种型号为DJP201的7.62毫米普通弹。根据我军的型号命名规则,这一弹种显然是机枪弹。


这意味着,中国从80年代规划的小口径机枪淘汰中口径机枪计划,在历经30多年发展后,现在已经明确宣告失败。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在2013年,笔者应腾讯军事频道的约稿,写了《5.8mm口径功与过》一文。当时所有的体制内的主流宣传文章,都强调5.8毫米口径统一步枪、通用机枪是美俄欧洲均未能达成的突破。


而笔者依据最基本的弹道学和物理学常识,着重指出了以下几点:


1、小口径枪弹不存在“独特”、“无法替代”的杀伤性能特性。它所依赖的翻滚/破碎杀伤设计,是二战末期后兴起的现代创伤弹道学的产物,同样可以应用在中口径步枪弹上。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图:美式5.56弹的明胶试验


2、5.8x42mm口径的弹头重量和动能有限,要在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上取代7.62x51或者7.62x54R这样的传统大威力中口径不可能成功。


3、翻滚/破碎杀伤要求弹头高速碰撞目标,小口径弹药吹嘘的高杀伤特性在亚声速弹药上会失效。5.8x21mm口径不适合作为微声武器弹药,杀伤力和停止作用太低。


这篇文章在当时遭受了大量自干五小粉红的围攻,留下了大量“难道你比院士还聪明”、“太监还想着指导皇帝过性生活”之类的回复。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图:88式机枪


朵英贤院士在2018年07期《兵器知识》的采访中,改口称“哪个国家不是两种枪弹(步枪弹、机枪弹)?”“两弹合一好处不多坏处多。按照我的想法,还是返璞归真,退回原来配备为好,这是解决弹荒的最好途径。”


而2019年9月的《轻兵器》中,已是国内唯一具备承接我军自用枪械研制任务的建设集团,其技术中心的机枪室主任和驻厂军代表联合撰文,表示:


“我军中型机枪的数量严重少于美军,且还是小口径机枪充当,在中远距离对抗时必然处于劣势,有必要使中口径中-型机枪回归我军装备序列”。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该文对国内的新中口径进行了论述,并倾向于两种方案,其一是直接选择北约式7.62x51毫米口径弹药,主要着眼于捡现成、方便省钱、可以立即大量装备;其二是开发比7.62口径更大的新型中口径弹药,主要着眼于作战性能满足未来战场需求。


该文两位作者的核心倾向与笔者一致,都是“研制新的中口径枪弹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我军定型7.62毫米机枪弹,北约口径机枪或淘汰


图:西格8.6毫米机枪


目前我军选择的新型7.62毫米口径枪弹,继续保留7.62x54R口径的可能性不高。


因为该弹弹壳采用的带底缘设计实际上是19世纪后期的产物,初衷是为了简化弹药和枪械的的设计制造难度成本;在后来的大容量弹匣上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弹种已经数十年未做改进,各方面性能落伍严重。


而7.62x51毫米口径,国内长期大量生产作为外销使用;并针对外销、出国竞赛等需求,新研制了不少弹种,和国外先进弹种的性能差距最小。如果除开面子问题不考虑,且要在短期内迅速装备,确实是唯一的相对较佳选择。

结语:


5.8x42是否适宜作为通用机枪口径的问题上,笔者的正确并不代表笔者自身有多厉害。结论的预言成功不是笔者分析能力好,而是错误太低级。


实际上从2013年到现在,笔者写过的任何一篇文章,从未有过任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可言。文中阐述的所有论点,援引的所有论据,无不是所涉及专业领域的最基本常识,没有任何神秘之处。


笔者坚信,没有任何人、任何官方的权威结论,能够超越物理与数学规律的限制。在物理和数学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以物理和数学作为思考的基石和出发点,也是在国内免疫信息污染、穿透信息封锁的最坚实可靠途径。


不尊重物理和数学规律,不管有什么样显赫的专业身份,拍着脑瓜壳子做的决策,拍着胸口做的担保,最后的结局都必然要被事实拍回脸上——无非是掩饰的好不好,局外人看不看得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