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2-07 10:16 的文章

北大博士后出国20年杳无音讯 学者:家长们该反

来源:红星新闻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则“北大博士后出国20年杳无音讯,病危老母亲盼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消息引发关注。

热心网友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但王永强只回复了7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看到回复后,亲人们表示“失望至极”。没想到,多数网友没有骂王永强不孝,而似乎是对他多了一些理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等一度成为热评。

之前,有媒体在采访时问我,这名北大博士后不愿见病危母亲,是不是做得很不对?连基本的孝心也没有。对此,我回答说,这很难用对或不对来判断他的行为,就是舆论把他“骂死”,他不愿意见,也是他的选择。他和他的父母之间有什么样的过往,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也就无法简单地予以评价。

这起事件,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家庭教育中,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长期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避免两种家庭教育倾向:一是以物质给予代替情感交流,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二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外的一切,并要求子女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支配孩子。这两种家庭教育倾向,都会制造出亲子间严重的冲突与矛盾。

在长期的物质给予式家庭教育中,子女不易学得感恩,和父母也难建立最深的感情,加之物质给予居多,而感情陪伴较少,子女的行为就很可能会产生偏差。一旦父母无法满足他/她的物质需要,就有可能会引发“反目成仇”,甚至造成置父母于死地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发生的弑母案,有部分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而在父母极为强势的支配式家庭教育中,子女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但同时又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充满强烈渴求,于是就想挣脱父母的支配,有的孩子还会对父母不尊重自己感到极为痛恨,导致其在长大后会选择离开家庭,与父母“决裂”。

去年,一名北大毕业留学生拉黑父母10年不回家,发万字长文“痛诉”父母,曾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一封15000余字的长信中,他回顾了自己与家人的过往。行文间言辞激烈,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最终没能让他树立起足够的信心。

可能有一些网友会说,父母当初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你好”,有些做法可能确实欠妥,但毕竟还是把你培养为名校高材生。况且,每个父母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记仇、背离或者决裂,总归还是不太好。

其实,这也正是我国很多家庭父母最普遍的想法,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常常忽略了子女个体的情感和需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教育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基本的原则是相通的。

首先,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心,这是让子女今后能自食其力的基础性教育,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

其次,要重视对子女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不能只强调知识教育,我国对高材生的定义,往往是“名校+高分”,而这只是片面的,很多高材生的人格并不健全(甚至扭曲),身心并不健康(有严重的认识障碍和兴趣障碍),这与其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在“物质给予式”+“支配式”家庭环境中,子女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这样的家庭教育,即便培养出“高材生”,也是失败的。

不可否认,我国社会还是大量存在以“子女是否考上名校”来评价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类似“北大博士后20年不见父母”“北大毕业留学生10年拉黑父母”等事件,也还是会继续发生。要想真正减少或者杜绝,就需要父母们改变家庭教育理念了。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