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11-29 09:56 的文章

没有执行力,再好的战略也是空想,你需要用环

欢迎关注“雪莉的直言职语”,陪你一同成长

01

马云在湖畔大学第一课这样说:

如果把战略分为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上半身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这家公司要去哪里。
下半身的配合极其关键,如果上下不配合,这个战略就是假的。

这里所说的“下半身的配合”,就是一家公司的执行力。

说到执行力强的公司,“狼性文化”的华为绝对榜上有名。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公司文化也是力求做到言出必行。

现在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排名世界第二。但在2013年时,华为手机在国内占出货率还敌不过小米。

《华为终端战略》一书中对比了2014年时期荣耀和小米的推广方案, 可以发现当时华为完全在仿效小米的营销模式。

而如今,华为市场占有率早已反超小米,归根到底,还是华为手机做到了自己的承诺,为用户提供了最高性价比的产品。

可见,哪怕是相同的策略,只要坚定地执行,同样有机会反超。

02

公司层面的执行力最终由上至下落到每个人身上,因此个人执行力更为重要。

刚入职时,导师将他近10年的职业经验总结为3个字“执行力”作为经验传授给我,萌新的我却并不以为然。工作几年后,亲身感受了项目的成败,才深刻体会到执行力的重要性。

互联网公司每天能产生的创意成千上万,但真正落实到产品功能中,并且让用户拍手叫绝的却寥寥无几,那些真正做到的,往往都是精品。

比如网易的《阴阳师》,大家可能还有过被“肝”支配的恐惧。它的核心玩法和社交全都是模仿其他游戏,可为什么这款玩法谈不上创意的游戏却能引爆市场?

因为这个团队把“用户体验”落到了实处,甚至超出了玩家预期。

精美的角色形象,豪华的声优阵容,顶尖水准的配乐,动画般的细腻剧情,完全切中了二次元用户 “情感寄托”的需求。

他们用品质打动了用户,当然也赢得了自来水般的传播。

03

工作中,上级领导会告诉做什么,项目经理也推着去做,自己忙碌加班到深夜。但这样算执行力吗?

交代的任务,一直往后拖,直到截止日期才熬夜赶工;
开了一上午的会议,结束时却没有得到统一结论;
跨部门合作遇到各种问题,工作迟迟无法推动;
最终实现的功能,虽然“感觉不对”,但可以应付交差……

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才是执行力呢?

西点军校培养了大批商业领袖,它所信奉的原则之一就是“结果至上”:也就是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努力和行动都是无用功。

所以,执行力并不是简单的按照命令做事,而是一种把目标转变为现实的能力,正如《执行力》一书中所说:执行力是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桥梁。

因此,执行力包含一整套基于现实的流程,下面我们就从现状开始,按照6个步骤,逐渐向目标靠近。

04

1,评估现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老鼠开会,研究如何应对猫的袭击。大家议论纷纷,有只聪明的老鼠提出另一个办法:给猫去挂铃铛,猫靠近的时候就会有铃声。大家纷纷赞同,但问题来了:谁去挂铃铛呢?

这个故事里的老鼠们就没有明确当前自己的实力,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计划。

个人和公司一样,都需要知道当前“可以做的”以及“可能做的”。评估当前形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SWOT模型。

SWOT是S (strengths)优势、W (weaknesses)劣势,O (opportunities)机会、T (threats)威胁的简称,通过分析自身长处和缺点,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优势,来制定未来发展计划。

比如个人职业发展,很多人会感到困惑:工作不顺心想要离职,却又不知道能找什么样的工作,迟迟无法做决定。这时就可以运用SWOT模型来评估现状。

首先用一份双栏表格, 左边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和长处;右边列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短处。从中选出3-5个那些你认为最重要,会影响职业选择的点。比如:

优势:具体技能,工作经验,快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劣势:年龄,学历,抗压能力;

然后,在下一行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并评估该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比如:

机会:业内新公司,新技术出现;
威胁:竞争压力,加班;

结合实际情况,再去采取行动,才有可能实现。

2,制定目标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获得2次国际马拉松比赛世界冠军。当时,大众普遍认为亚洲人身体素质不适合长跑,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奇迹。

多年后,山田本一在自传中透露了秘诀: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一直画到终点。

比赛开始后,他就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后,再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这样40 多公里的赛程,被分解成多个可见的小目标,一段段地完成反而更轻松地跑完了全程。

这里山田本一就用到了SMART的原则,把遥不可及的梦想拆分成具体明确的行动方案。

SMART原则具体如下: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可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那么SMART原则如何具体运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呢?

以运营头条号为例,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目标:从现在开始3个月为止,这短时间内发布文章数量达到40篇,粉丝新增200,点赞新增500,100个微头条。

这个目标中指定了截止时间,发布平台,任务项目和具体数量,因此满足了“S/M/T”这三点;

在评估个人写作能力后,确定了2-3天一篇, 3个月40篇文章的目标;而每天1-2个微头条则可以保证100条的目标,因此数量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而运营头条号归根到底我们是为了提升个人品牌力,争取变现。那么,赚钱就是和写作相关的(Relevant)另一目标。

因此,想要写作变现,最后的落脚点其实是——如何短时间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或微头条。

确定了目标后,你的精力就会专注于快速吸收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不再是白日梦一般想着“写作赚钱”却迟迟无法下决心去做。

3,立即去做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只有窗户打开的封闭房间内,同样数目的蜜蜂和苍蝇放在一个开口的玻璃瓶里,瓶底朝向窗户。

科学家们发现:蜜蜂们大多在瓶底徘徊,最后饿死在瓶中;而苍蝇则横冲直撞,不到2分钟得以飞出瓶颈。

如果论智商,蜜蜂可能更胜一筹,因为他们知道光线明亮的地方就是出口,可是这种等待的心态反而耗尽了体力;而没脑子一样的苍蝇立即行动,反而找到了突破点。

我们很多人就像蜜蜂,向往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却死气沉沉地等待,最后就只能光阴殆尽,锐气全无。这种时候,不要三思而行,而是立刻去做。

说到作家这个职业,很多人都是又向往又害怕,反复地问这个问题:普通人如何成为一名作家?

一位国内知名的小说家在参加讲座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今天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双击一个叫 Word 文档的东西,敲下第一个字,你就已经是小说家了。”

为什么强调“立即”,这就要从拖延症的发生机制来说。大脑中和拖延症相关的有两部分:负责调解情感和本能的“边缘系统”,以及掌管逻辑分析的“前额皮层”。

如果边缘系统战胜了前额皮层,我们就会产生拖延行为,同时大脑会释放一种“愉悦”的情绪分泌,令我们感觉良好,持续不断地拖延下去。

因此,解决办法就是——不要让边缘系统有占上风的机会,而在前额皮层不断重复“立即去做”的指令。

比如刚刚开完会,你需要完成一份会议纪录,但这时到了吃饭的时间。

如果吃完饭再做,就给了“边缘系统”占上风的快感,等你回来时大概率会继续拖延。因为你的前额系统已经全线崩塌,想要中止拖延,需要花很大精力做心理建设。

如果你将吃饭这件事延后,并且定下“写完就可以吃饭”的激励目标。只需要15分钟,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立即完成的行为让“前额皮层”占据主导地位,加强了这一习惯。

4,做到极致

工作中,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表面上看是节省时间,但如果每个环节都只做到“差不多”,最后的结果和目标彻底偏离时,反而因为不断返工降低效率。

大家都听说过“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因为蝴蝶翅膀的拍动,会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会引发四周空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

在社会学中,蝴蝶效应则告诉我们: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如果不加以引导阻止,微小的误差最终可能会造成巨大后果。

0.99的365次方等于0.03,这个数学公式就非常直观地说明了失误叠加的后果:每一次和1就相差0.01,可是多次累计后的结果却几乎趋近于0。可见,缺斤少两地做一年,最后的结果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做一天。

如何让自己摒弃“差不多”的心态呢?关键就是学会换位思考。下面来讲个真实的案例:

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所生产的降落伞合格率达到100%,但制造方却认为这无法办到,而且目前99%的良品率已经接近完美,不需要再调整。于是军方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的机身中跳下。
这个方案一经实行,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当你以后写方案计划书的时候,还是想着草草了事,交付工作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从对方的角度去评估。

如果你是客户,看到一份满是错别字,排版混乱,图片模糊的方案,你会愿意和这家公司合作吗?当然不会。

你所呈现的工作成果,并不仅仅是完成一份任务,更是你个人口碑信誉的体现。而每一次超出预期的完成,都是为自己的一次加分。

5,不找借口

西点军校因培养了大批军事和商业精英而世界闻名,许多口号直到现代还在被效仿学习,其中之一就是“不找任何借口”。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讲述的真实故事,就是西点学员对这个口号的完美践行。

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然而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无法用电话去沟通,只能靠信件,可是却连具体地点都不知道。
这时,美国情报局局长向总统推荐了年轻的陆军中尉罗文。罗文临危受命,他把信装在油布口袋里,只身一人消失在了古巴丛林中。
之后的三个星期,他长途跋涉,穿过枪林弹雨,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完成任务,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这本书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培养下属的必读书,因为罗文做到了敬业的最高境界: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绝不放弃完成任务。

现实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大部分人喜欢去抱怨外部条件不利,用找借口的办法让自己一时好受。

但习惯了用借口掩饰困难,结果就是问题越来越多,自己也会因不靠谱而在职场中逐步边缘化。

因此面对困难,摒弃一切找借口的机会,我们需要的是“V型思维”,从心底。在问题出现时,停止抱怨,避免陷入消极情绪,而是积极拐弯,考虑“有没有新的道路通向目标” 。

这里用V这个字母代表最终的胜利(victory)。

第一个点,代表困境;向下的箭头代表从困境引发的消极情绪,如果被这种情绪支配,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从而放弃任务;

最下方的点,则是提醒我们转变思维;而紧跟其后的向上箭头,代表着积极的情绪和崭新的机会。

6,持续跟进

哪怕做到了前几点,仍旧可能出现结果和预期偏离的情况,因为现实情况本就是复杂多变的。我们需要一套流程持续跟进结果,不断修正趋近于目标,这里引入质量管理中常用的PDCA循环。

PDCA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又称为“戴明环”。现代日本大部分质量管理都是基于PDCA循环。PDCA的内容如下:

P(Plan )——制定目标计划;
D(Do) ——根据计划具体执行;
C(Check) ——检查执行后的结果;
A(Action) ——肯定经验,反省问题。

工作时很容易忽视check环节和Action环节,而在PDCA循环中,这两步却是推动下一个PDCA循环运行的关键。

这样一套循环下来,最初状况会发生一些改变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上个循环的输出正好成为下一个循环的输入,就这样,阶梯向上地不断滚动,逐步趋近于目标。

PDCA循环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七个步骤:找问题、找原因、找要因、定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经验,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比如坚持运动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根据PDCA流程督促自己执行。

1)问题:最近体重增加,肚腩变大;

2)原因:上班久坐,缺少运动,零食吃的太多;

3)主因:运动消耗少于食物摄入

4)计划:目标是在3个月瘦10kg,计划每天晚上慢跑30分钟;晚饭只吃半碗饭

5)按照计划执行,并用体重秤,腰围数字来衡量;

6)检查发现问题:坚持不到30分钟跑步;运动完饿了吃了泡面

7)总结经验: 对于问题1,速度放慢,从15分钟开始逐步增加; 对于问题2,不在家里囤泡面,而是用西红柿,黄瓜等低卡路里食物充饥.

按照这个循环执行,不断优化问题,直到达成体重减少,身材变好的终极目标。

05

大家总在高谈阔论要“做正确的事”,但却常常忽略如何“正确地做事”。而只有具备执行力的人,才能让远方的梦想成为眼前的现实。

Hi~我是雪莉,专注职场干货,个人成长。BOKI咨询合伙人,前腾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