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跑新闻要有“兔子精神”
在聊天中发现新闻是一种能力。资料图片
今年是笔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第21个年头,看着身旁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记者,耳边常常响起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编辑,对刚刚入职的我的谆谆叮咛:“做记者要学习兔子,多跑、多听、多用脑,这样才会写出生动、鲜活的稿子。”
很多人只知道豹子奔跑速度的迅捷,却很少有人了解兔子的另一面——跑得快、听力强、视野广。20多年过去了,这位老编辑对我说的话却一直回响在耳边,而且随着媒体从业时间的推移,越觉醇厚、回味悠长。
其实,一篇接地气,带着温度、思想的新闻,好脑力居于核心地位,好笔力是“四力”最重要的直观体现。但在“四力”中,脚力、眼力同样重要,没有好脚力作为保障,眼力、脑力、笔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好眼力这个重要前提,脑力、笔力往往就没有用武之地。
作为一名红船旁的新闻工作者,又常年工作在县域分社,笔者会经常自问,作为一名基层记者,双脚迈开了没有?眼睛洞察到了什么没有?脑筋深思了没有?文章有没有时代价值?
到哪里去找新闻——
撒开腿去社区去田间去车间
群众关心、爱看的稿子必须要有热度。不到基层去采访的稿子,就像隔着玻璃窗,貌似很清晰,却没有温度,会有一种疏远感。记者只有走进一线,才能发现最真实、最鲜活的新闻。
路有多长,记者的腿就要跑多远,因为有时大鱼都潜在深水处。
多年前,在下农村进行一次先进典型人物采访后,笔者发现,单位的白色采访车变成了“芝麻车”,上面密密麻麻停满了苍蝇,让人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原来,采访的村原本是全省闻名的“养猪状元村”,但因为养猪过量,成了“臭名远扬”的污染村。
不仅是这个村,在嘉兴市南湖区的其他镇,也不同程度存在生猪过量养殖带来的空气变臭、河水发黑等环境问题。为此,住在城里的孩子们不愿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暑假,逢年过节村民们更不敢在家里招待客人。
是什么让全省的“明星村”遭遇环境污染之殇?对这个让当地居民又爱又恨的养猪产业,村民们又是怎么看待的?不养猪,村民们是不是就真如一些人所说没了出路?
围绕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媒体及时推出系列报道,在一篇篇接地气、冒热气的报道中,村民们的观念开始松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配合政府拆起了猪棚。在舆论助推下,南湖区的这项生猪减量提质行动很快得到了顺利推进,生猪散养就此退出南湖区农村,全区生猪存栏量一举下降了85%,累计拆除违章猪舍490万平方米。
新闻在路上,记者不仅要身入基层,更重要的是心要下基层,要善于用好奇的眼光挖掘新闻。
笔者有一次采访一家福利企业,采访完企业负责人和残疾员工后,就提出去车间看一看。一看却惊奇地发现,企业车间堆满了回收来的各种塑料瓶。
原来,该企业是一家化纤企业,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企业一年要回收消耗这种塑料瓶一亿多个。笔者马上被这个数据吸引,通过报道,这种“吃下去”塑料瓶,“吐出”衣物、鞋子原料的“环保戏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并引发了大家对垃圾回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而居住着各阶层、各年龄段居民的城乡社区,更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宝藏:这里有默默无闻免费为居民磨了10多年剪刀的“达人”;原本物业间、邻居间周周大吵、天天小吵的老旧小区,通过创新自治,成为文明和谐样板小区;被浙江省红十字会点名表扬的社区爱心滴滴车队,企业主开着豪车坚持多年对困难群众免费接送;还有10年写了上百本日记、倾心为居民服务的老党员……
如何发现新闻——
竖起耳朵学会和被采访者聊天
爱看侦探小说的人都知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即便是简单的一言一语,与案件侦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其实,获取新闻线索也是如此,一些重大线索,往往会在随意的聊天中获取。
记得有一段时间跑慈善口,一次采访后随意就到了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办公室,由于比较熟悉,这位领导抬头和我打了个招呼后就继续忙着整理她的收据。按照规定,不管金额多少,凡是捐款都要开专用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