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驻阿富汗美军士兵

    最近,阿富汗和谈取得新进展——美国与塔利班达成为期7天的“减暴”协议,为双方签署和平协议迈开“第一步”。不过,各方对该协议内容及作用普遍持怀疑态度。受多重因素影响,阿富汗和谈前景不容乐观。

    美方力促协议

    早在2019年9月,美国就曾透露将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但因阿富汗暴力事件持续并导致美军士兵死亡,该计划最终破产。2019年底,美国与塔利班重启和谈,此次达成“减暴”协议,被双方视为重建互信和签署和平协议的“第一步”。

    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披露,自2020年2月以来,美国政府力图通过“两线作战”促成“减暴”协议。一方面,美国总统阿富汗和谈特使哈利勒扎德在卡塔尔与塔利班代表积极商谈协议具体内容;另一方面,美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珀利用电话会商和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契机,极力劝说阿富汗总统加尼和阿富汗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接受协议。

    2月15日,埃斯珀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对媒体表示,美国与塔利班正就达成“减暴”协议进行最后磋商,“协议虽存在风险,但看来很可信”。据称,美国计划将驻阿美军人数从约1.2万人削减至8600人,但这一决定将“视情况而定”。

    17日,塔利班发言人沙欣证实,美国与塔利班于16日在卡塔尔达成“减暴”协议。美联社称,协议规定,美国与塔利班从17日起停火7天,塔利班承诺停止进行路边炸弹、自杀式炸弹和火箭弹袭击等暴力活动,换取美军释放5000名被俘的塔利班成员。《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防部官员的话称,协议“内容具体详尽,范围亦涵盖阿富汗军队”,美方会密切关注当地情况,确保塔利班遵守协议。

    各方质疑不断

    除特朗普政府部分阿富汗政策“拥护者”外,各方对协议的内容及效果均提出较大质疑。

    阿富汗媒体称,由于塔利班方面和美国政府均未明确定义如何“减少暴力活动”,这种说法更像“文字游戏”,阿富汗和美军前线部队仍可能遭到塔利班袭击。

    与此同时,阿富汗代理国防部长阿萨杜拉·哈立德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态称,阿富汗安全部队近来“加大了对塔利班的打击力度”,目的是迫使塔利班坐到谈判桌前。美国防部官员也表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将继续进行,不受“减暴”协议影响,因此这一协议不能被称为“停火协议”,他也无法详细说明各方应如何实现“减暴”。

    在评价协议作用时,《纽约时报》称,“减暴”协议确实有一定积极作用,如“测试各方诚意,以及塔利班高层和阿富汗政府的能力,即他们能否控制麾下的武装力量,确保不在7天之内生事”。

    包括哈利勒扎德在内的协议促成者表态更加谨慎,“事实上,我认为前方还有诸多挑战”。有美军官员质疑,塔利班未必能控制所有成员停火,反对和谈的成员可能做出转投“伊斯兰国”或“基地”组织等激进举动。美国部分外交官担忧,未来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谈判时,可能要求释放更多囚犯,并要求以某种形式加入阿富汗政府领导层,此举将威胁阿富汗的安全。

    阿富汗国内对协议作用也颇有微词。阿富汗总统加尼表示,阿富汗必须找到结束战争的政治解决方案,但仍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阿富汗议会下院议长拉赫曼尼18日表示,阿富汗政府期待与塔利班进行直接对话,美国与塔利班之间的对话“尚未取得任何实际成果”。阿富汗政治分析师奥扎兰·内马特指出,美国与塔利班等“一小撮人”达成“聚焦反恐议题”的协议,并不能代表阿富汗3000多万人民的呼声,未来也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和平前景堪忧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之所以积极推动与塔利班和谈,主要是希望为本届政府乏善可陈的外交“成绩单”增加亮点,为特朗普竞选连任加分,同时尽早摆脱阿富汗“战争泥潭”——自2001年以来,已有近2400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死亡、2万余人受伤,美国在阿富汗战场投入已近1万亿美元。塔利班方面希望通过谈判,展现其在阿富汗政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利用美方“求和”心态和“尽早撤军”态势,获得更多政治和军事利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