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

1934年的夏天,中央苏区处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因为国民党军已经快逼近中央苏区中心了。这一天,中革军委的几位领导人和李德,接见了红七军团主要领导人并命令:

红七军团在一个半月内赶到皖南地区,组织和武装该地区的群众,建立一小块苏区,推动这一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并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推动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任务交代完毕,李德拍着乐少华的肩膀说:

“这次行动极为重要,事关全局,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中革军委为什么要派这样一支先遣队呢?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的战略背景。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其中50多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而此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已经把持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他们排挤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的领导,否定红军许多高级指挥员的正确主张。

结果第五次反“围剿”打了整整一年,大小战斗上百次,红军没有打过一次痛快的歼灭战,反而越打越被动,越打越憋气,中央苏区根据地也越打越小,到1934年4月已由原来的纵横各近千里缩小到各三百余里。到1934年6月情势更为严重,“左”倾冒险主义领导最后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向西南突围,准备到湘西去与第二一、第六军团会师,创建新苏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组成和派出的,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吸引敌军,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做准备。

中革军委经过研究决定,派红七军团担任这次任务,红七军团是中央红军主力中较新的一个军团,1933年11月才成立。因连续激战,得不到及时补充,全军团仅剩4000人。奉调到瑞金后突击补充2000多名新战士,总共6000.多人,全军团仅有长短枪1200多支,一部分轻重机枪,6门迫击炮,许多战士拿的是梭镖。

这支部队对内称红七军团,对外称红军北上抗日选遣队,主要负责人有4位:先遣队司令(总指挥)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

寻淮洲,于1912年8月29日出生于浏阳社港的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春随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后任红1军团第12军34师营长、团长。

1930年11月,寻淮洲率红34师第100团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因为指挥果断,作战有功,被任命为红12军第35师师长。1932年3月任红1军团第15军45师师长,12月任红21军军长。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寻淮洲率部牵制国民党军几个师的兵力,保证了红一方面军主力取得黄陂、东陂两个战役的胜利,荣获中央军委特别嘉奖。1933年10月,寻淮洲被任命为红7军团军团长。

寻淮洲率部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后,1934年11月,他率部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任第19师师长,奉令先行出击浙皖边。12月14日,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与国民党军王耀武的补充一旅激战,他不幸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先遣队政委乐少华,1903年出生在镇海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5年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年秋,出任红三军团七军政治委员。1933年11月,乐少华升任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七军团与红十军会合后整编为红十军团,易少华任政治委员,后来红十军团惨遭失败,乐少华受重伤后被送去上海医治。

1942年他任陕甘宁边区兵工厂厂长,从此走上领导我军军工工业的岗位,成为我军早期军工工业的主要领导人。1950年,他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由于在“三反”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1952年1月15日,乐少华在寓所自杀身亡。1980年5月30日,中央对乐少华问题进行重新审查,决定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粟裕于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会同,后来成为我军杰出的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而且排在大将之首,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刘英于1905年出生,原名声沐,1929年4月改名刘英,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营政治委员、团、师政治主官,曾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41年4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同年秋任闽浙赣三省特派员,领导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工作 ,1942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遭国民党逮捕。5月18日,在永康方岩英勇就义,牺牲时仅37岁。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