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读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人都会记得其中一个细节,即游击队员护送“胡服同志”过微山湖。当时山东微山湖虽然是铁道游击队的“后方”,可日军、伪军与我军在那里势力犬牙交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谓牺牲,所以刘洪、李正们为保卫首长可谓千方百计。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事,只不过在小说里作了艺术化的处理。

1941年,已是全面抗战的第4年,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一溃千里,新四军则在后方战场开辟出许多根据地,这年7月,新4军4师10旅在旅长刘震的带领下抵达安徽蒙城县涡河边的龙亢镇后,突然接到上级电令:

“胡服同志由延安到苏北,途经你部,必须派可靠部队接送,确保安全。”

接此任务后,刘震立即派警卫连前去接送,对连长交代说:

“你们去接送一个负责同志,名叫胡服,沿途要绝对保密和保证安全。”

谁知这连长把“胡服”听成了“伙夫”,说:“保证把‘伙夫’安全送到旅部!”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警卫连长,因为刘震于1915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说话带着湖北口音,读出来的胡服二个字特别像伙夫二个字。

接到命令后,警卫连长把此行的任务向战士们作了交代,便立即带着队伍出发了。战士们听说要接一个“伙夫”,都非常奇怪,就议论说:

“接一个伙夫要用一个连,这个伙夫做的饭菜一定特别好吃。”

有的说:“接到了旅部,一定叫他做顿饭菜给我们吃吃!”

此话被连长听到,说:“你们想的尽是美事,他至少是到军部给军首长做饭的。”“那就叫他给我们旅部做一次,让旅首长们尝尝这高级手艺。”

虽然任务有点奇怪,但是战士们热情很高,当时敌情很严重,警卫连从小路直插接头地点,路途倒不是很远,等警卫连长带着全连战士到交接地点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

这“伙夫”的气派还真不小,陪着他的5个人全都骑着马、佩着手枪不说,身后跟随一个全背驳壳枪的警卫班,另加一个步兵连护送,这架势比他们师长还神气。要知道当时能够骑马的通常可都是不得了的大人物,而这些骑马的大人物竟然都围着这名伙夫转。

见此情景,战士们个个吐舌,私下悄悄地说:“这伙夫可真不简单啊!”

结果一路上,他们别说叫“伙夫”给自己做饭,路上连话都不敢多说了,生怕出什么差错儿。他们把“伙夫”护送到旅部,更叫他们吃惊的是刘震等旅干部全都亲自出门迎接,对这名伙夫毕恭毕敬。

这名伙夫不仅没露手艺,而且旅部炊事班还专门派人外出买菜来款待他。这位“伙夫”在旅部住了几天后启程东去了。这下10旅官兵中传开了:新四军来了位“天大级”的大厨师。越是神秘,人们越想弄个明白。

伙夫走后的一天,旅警卫连长好奇地问旅长:

“你那天派我们去接来的伙夫到底是谁?架子这么大!”

旅长刘震反问道。“怎么,他架子很大吗?”

警卫连长嘟嘟道:“架子不大,怎么这么多人护送……哪有这么派头的伙夫?”

刘震听后,哈哈大笑:“什么伙夫呀?他叫胡服,是我们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

这下,警卫连长如梦方醒:“原来是他啊!”

原来在抗日战争中,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中央领导同志经常都使化名,而刘少奇一生用过很多化名,如周先生、吕文、胡服、陶尚行、赵子琪、成秉真、之启、莫文华、潭少连、K·V、老戴等,但胡服是他用得最多,时间也最长的。

据党史军史专家考证,他早在白区工作就用过这个化名。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无论在华北、华中还是山东根据地用的也是这个名,而且民间歌谣中有“当兵要当新四军,跟着胡服去东征”之句。

从这个事也可以看出当年新四军的保密工作有多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斗争环境很残酷,而刘少奇同志长期身处工作的第一线,不能不加倍小心以确保安全。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