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马岛战争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方面对该群岛的称呼,英国方面则称其为福克兰群岛。这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的群岛。主岛地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左右海域。整个群岛包括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关于马岛的归属问题英国方面宣称:1592年渴望号上的英国航海家戴维斯是第一个发现该群岛的人,然而此说在国际上并无任何佐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明确文字记录的第一位发现马岛的人是1600年的荷兰人威尔德。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率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次年英国人也开始在岛上定居,1770年占据南美大陆的西班牙殖民者驱逐了岛上的英国人并于1767年左右买下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1771年英国以发动战争作为威胁恢复其西福克兰岛的前哨基地,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英国只控制着西福克兰岛,而东福克兰岛仍一直处于西班牙统治下。1774年英国因为经济原因撤出西福克兰岛,但并未公开声称放弃对西福克兰岛的主权要求。1816年7月9日西班牙殖民地阿根廷宣布独立,1820年阿根廷宣称继承了西班牙对福克兰群岛的主权。1833年初英国未将岛上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1841年英国委派一位文职副总督前往该岛,到1885年岛上一个约有1800人的英国社区已实现自给。1892年福克兰岛成为英国正式殖民地。而阿根廷方面则一贯反对英国占领该群岛。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日趋保守的英国资产阶级为维持垄断地位而对新技术的排斥使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后起的美、德两国相继赶上并超过,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国取代,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尽管英国是一战战胜国,但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英国已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和3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与此同时还欠下美国大量债务。为偿还这些债务英国开始征收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这一时期各英属殖民地都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限,印度则在圣雄甘地领导下展开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1年12月6日英国政府被迫签订英国——爱尔兰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的直接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成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领。与此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分离成为独立国家的倾向日益强烈,以致于英国政府为避免大英帝国的解体而在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赋予自治领独立解决对外对内政策、交换外交使节和签订国防协定等权利,自治领由此成为与英国同为平等成员的英联邦国家。

如果说一战已大幅重创削弱了英国的世界霸权,那么二战则使英国的世界霸权彻底崩溃:除了战争直接导致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外,英国经济在战时管理制度下产生了超过200万失业人口。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英国在世界金融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所取代。大英帝国治下的各白人自治领纷纷成为独立国家,而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的印度也在二战时期“趁火打劫”要求英国给予更大的自治权才对德、日作战。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至此英国实际已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从此英国失去了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1957年3月6日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加纳,这是黑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由此开启的示范效应迅速在整个非洲广泛传播并引发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

英国国力的大幅下滑使相比英国而言在马岛问题上具有地利优势的阿根廷试图从英国手中收回马岛。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就马岛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辩论:阿根廷以自己对原西属领土的继承权、马岛邻近南美、结束殖民地位的需要等为由宣称对该群岛拥有主权。英国则以自1833年以来对群岛的“公开、持续、实际的拥有、占领和管理”为由要求以该群岛居民的意愿进行自决。由于自1833年以来英国对该群岛持续的经营使岛上人口以英国后裔为主,在心理上普遍更倾向于英国。英国声称:违背福克兰岛民的意愿,将身家性命交与阿根廷统治管理,绝不是结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邀请英阿举行会谈以寻求一个和平解决纷争的办法。这时正值非殖民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之际:这一时期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强的殖民体系正处于坍塌过程中。继1957年3月6日加纳独立后英国在西非的另外三块殖民地——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冈比亚相继宣布独立。英属殖民地的独立浪潮并未就此停止: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宣布独立;乌干达于1962年10月9日独立;肯尼亚于1963年12月12日独立;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宣布独立;马拉维和赞比亚相继于1964年7月和10月实现独立。事实上当1965年联合国就马岛问题的决议提出时英属殖民地的独立浪潮仍在继续:在此之后英属圭亚那于1966年独立;同年9月博茨瓦纳独立;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则与稍晚些时候的1966年10月和1968年9月独立;1976年6月29日塞舌尔独立;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

实际上二战后的英国已无力维持自己的殖民体系,同时英国人在主观上对殖民地的关心程度也大大下降,以致于一半以上的英国人连一个英国殖民地的名字也说不出来。在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过程中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更多采取的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姿态:英国已放弃维持殖民体系的打算,其思考和行动的重点是如何在撤离殖民地时尽可能保留英国的影响力。在英帝国瓦解的过程中英国想方设法通过与殖民地签订一系列条约的方式尽管使这些殖民地在独立后仍与自己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使原英属殖民地在独立后仍继续保持对英国的依附性。可以说战后英国殖民体系的坍塌一方面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英国的放任自流所致。既然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甚至连被誉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的印度这样庞大一块殖民地都放弃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小小的马岛呢?事实上英国不是没考虑过放弃马岛,不过英国的放弃是有条件的——简而言之就是英国在马岛问题上和在其他殖民地问题上一样即使在撤走后仍要保持一部分既得利益。1966年到1968年期间英国在联合国2065号决议案要求英国和阿根廷和平解决福克兰群岛问题背景下和阿根廷政府展开了秘密谈判。1971年双方就福克兰群岛和大陆的贸易达成了协议。1972年阿根廷在该贸易协议的基础上在斯坦利建成了一座临时机场。看起来英国和阿根廷完全可能以谈判的方式就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达成协议,不过和在撤出其他殖民地时一样英国仍试图在撤离后尽可能维持自己的权力。英国曾提议将马岛主权还给阿根廷,但是行政权暂不归还。英国为自己的行为给出的理由是:尽管马岛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阿根廷,但岛上居民主要是英裔移民,如不给予岛上居民自治权就是变相在制造一个新的殖民地。说白了英国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就是在承认马岛主权属于阿根廷的同时仍要求保证自己在马岛的石油、渔业等方面的利益,而无法接受这种条件的阿根廷于1977年停止了与英国的谈判。1979年英国由于经济不景气需要缩减政府预算,于是英国再次秘密就移交福克兰群岛而和阿根廷进行谈判。这种旷日持久的谈判一直持续到1982年2月还在进行,不过阿根廷国内已越来越厌倦这种日复一日的无结果的讨论。

事实上在马岛战争前阿根廷和英国一样正处于衰败过程中,所不同的是:英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阿根廷则直接由昔日的发达国家沦为了发展中国家:1908年的阿根廷是世界第七经济大国,人均收入与德国比肩。布宜诺斯艾利斯也从“大农村”转身成为国际化的“南美巴黎”。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家的高速发展掩盖着潜藏的问题:大地主寡头垄断了广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财富集中现象比美国严重得多,也使其在单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远,偏离了工业化道路。而经济从属于英国的局面也在持续。在新兴中产阶层反对寡头统治集团,要求政治民主的呼声中1891年激进公民联盟(激进党)成立了。武装起义的威胁促使保守派总统罗克·萨恩斯·佩尼亚于1912年制定了普通男性无记名投票法。于是激进党领袖伊波利托·伊里戈延得以于1916年当选总统。他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将家庭农场主和小型企业纳入援助范围。时光来到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也波及到了阿根廷:由于世界主要大国几乎都被卷入这场经济危机之中,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用来购买阿根廷的农牧产品的资金严重缩水,大家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出现严重滞销。1930年何塞·费利克斯·乌里武鲁在军事政变中推翻了对大萧条束手无策的伊里戈延,由此开启了阿根廷军事政变的历史大幕,在此后的十年中阿根廷一直由军政府执政,过去的寡头政治与选举舞弊死灰复燃。1946年胡安·庇隆赢得阿根廷大选,他上台后将关键的工业与公共设施收归国有,提升了工资与工作环境,还清所有外债,并几乎实现了充分就业。他的妻子爱娃·庇隆发挥了核心的政治作用:1947年她推动国会授予女性参政权,并为弱势群体带去空前的社会救济。1951年庇隆顺利获得连任,然而超支很快耗尽了二战带来的巨额外汇。经济下滑、腐败盛行、夫人光环的褪去,加上离婚法通过造成的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使其渐失执政基础。1955年海军在刺杀总统的起事中轰炸了五月广场,几个月后在军方自称所谓的解放者革命中庇隆被迫下台,流亡西班牙。庇隆下台后阿根廷再度进入军政府执政状态,这时的阿根廷早已不复当年——拉美地区远离世界格局的中心热点地区固然使阿根廷得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避免遭受战火蹂躏,但也使阿根廷错过了发展自身军事科技的机会。当美国凭借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庞大的经济体量崛起成为世界霸主时阿根廷正不可逆转地走下坡路,甚至当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阿根廷却在不断发生政变和刺杀事件,国家政局极为动荡不安。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以加尔铁里为核心的阿根廷军政府寄希望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英国在1979年因为预算收缩而秘密和阿根廷进行移交福克兰群岛的谈判。1981年英国计划从福克兰群岛撤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英国在和阿根廷进行关于移交马岛的谈判,但在没达成协议之前不能视为英国已向阿根廷承诺归还马岛,而撤军也只是缓解国内财政压力之举,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马岛。事实上英国方面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就是在阿根廷承认英国在马岛的石油、渔业等资源上的优先权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同阿根廷就移交马岛一事达成协议,然而这样的条件是阿根廷所难以接受的。由此可见双方各自的诉求可谓是南辕北辙,根本难以达成一致。然而加尔铁里却不是这么理解的,在他看来: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在马岛问题上也已在开始准备撤军,所以自己就是真把马岛给拿下也不会引起英国多大反应,充其量不过就是口头谴责抗议一下。况且即使和英国爆发小规模冲突,那么占据地利优势的阿根廷拿下马岛似乎也完全不成问题。1982年3月19日几个阿根廷工人在岛上干活时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方面对此进行了抗议。就是这一事件促使加尔铁里提前实施自己的收复马岛计划。1982年4月2日以加尔铁里为核心的阿根廷军政府对马岛实施军事攻击:阿根廷的特混舰队登陆马岛。阿根廷军队轻而易举攻占了机场和港口,空投了4000多名士兵驻守该岛。岛上仅有的200多名英军在象征性抵抗且无一伤亡的情况下由总督带领向阿根廷投降。战事的出奇顺利让阿根廷人扬眉吐气,也间接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军政府。可正当阿根廷军政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议会的授权下抽调海军总兵力的2/3组成远征军不远万里前来和阿根廷争夺马岛。由于英国与阿根廷远隔万里,所以从其舰队正式组建完成到其攻占马岛东侧的南乔治亚岛已过去半个月时间。1982年4月30日英国海空军完成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内的海上和空中封锁,剩下的便是对困守在马岛上的阿军进行“瓮中捉鳖”。5月21日英军开始在马岛登陆,虽然连遭猛烈抵抗,但还是在6月14日占领全岛。眼见大势已去的加尔铁里只好电令马岛驻军投降,至此历时74天的马岛战役结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总结马岛战争的起因时应该说英国并没主动表示归还马岛的意思。英国的确在和阿根廷就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进行谈判,但英国在谈判中附带有诸多条件,而阿根廷方面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所以谈判迟迟无法取得进展。英国的确在1981年计划从马岛撤军,但这其实只是缓解国内财政压力之举,事实上英国在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前根本就没归还马岛的打算。然而这时加尔铁里政府却误判了形势——错误地将英国的撤军行为理解为放弃马岛,由此推断出自己即使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也不会遭遇英国方面的有效抵抗,因此从一开始就对战争缺乏必要的准备。同时阿根廷国内的政治形势也使加尔铁里政府试图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在当时的形势下加尔铁里之所以毅然决然发动战争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转移民众视线,减轻国内民众与军政府对立的矛盾;二是误判了英国的举动,投机性地认为势在必得。加尔铁里政府想当然地以为英国不会为一个小小的马岛大动干戈,毕竟这时英国放弃的殖民地够多了。因此阿根廷军队根本没进行任何战争准备,他们甚至天真地以为只要驱逐了英国在岛上的少量守备部队就等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直到半个多月后英国海空军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家门口时阿根廷人还感觉这场战争犹如从天而降。这就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地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