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30 11:10 的文章

浅谈主动校对与知识积累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 《连云港日报》,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要:校对工作者是报纸质量的“守卫者”,工作上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报纸的声誉,尤其在如今人—机结合的校对过程中,因校对软件的局限性,“异同”和“是非”最后还要靠校对人员来作最终判定,因此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积累的多少、主动校对的能力,在报纸校对过程中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连云港日报》日常校对过程中存在的易错问题,就青年校对工作者如何做好主动校对与知识积累作一下阐述。

关键词:报纸;差错;校对;主动校对;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00-03

说起校对,大多数人认为,校对不就是照着原稿比对校样上文字异同吗?其实现在的校对工作,并不是如人们想像的那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原稿和校样是一模一样的,此时只是用原稿核对校样是发现不了错误的。现代意义的校对,是凭借校对工作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校样中的是非,提出质疑,订正差错。也就是说在没有了标准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求校对人员完全凭借自身的知识积累,去主动纠正原稿中可能存在的错漏。

一、被动校对与主动校对的差异

所谓被动校对也就是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标准,采用折校的方法,拿校样对着原稿逐字核对,纠正与原稿不符的各种错误。而采编网络化后,现在没了底稿,需要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过程中,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主动分辨出校样中隐藏的错误。这就是主动校对。也就是说,校对人员在阅读校样时,不仅要关注校样上的词语搭配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还要关注标点符号及上下文是否一致;在心里默默诵读时,一旦出现某些字的差错,要能敏锐地联想起与它极易混淆的形近字、音同字,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加注意某些成语的误用,切不可一带而过,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词语的正确搭配模式来检验其是否正确。

现代校对工作涉及的知识很广博,内容很精密,必须精研覃思、博览群书,才能校定校样中的错误。日常校对工作中如果第一关记者没尽到责任,第二关编辑也没把住,差错溜到了最后一关——校对者手里。这时,校对人员所要做的,应由以往的被动校对向主动校对转变。如果校对人员知识积累少又缺乏主动校对精神,也就无法发现校样中的差错,再好的文章用文字印出来时就会变了样子,轻则文字标点混乱,令人难以读懂,莫名其妙;甚至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

二、主动校对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从文内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发现差错

“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顾名思义就是一篇稿件中前后表述不一,自相矛盾。这种差错有很多表现形态,包括人物姓名、地名、性别、时间表达、企业名称、产品名称、量词、职务、单位名称、人物称呼、技术名称、年龄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很容易发生“文内前后表述相互矛盾”的情况。如同一篇文章中,就不会出现珠峰2号营地一会是6400米一会是6500米;

(二)要从文内基本常识表述中发现差错

遇到吃不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国名等,就应该上网或查一查工具书,以便发现差错,及时加以订正,避免以讹传讹。如果熟悉世界地理,就不会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错成“泰国的巴厘岛”;如果懂得苏轼《丙辰中秋》这首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不会错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如果知悉农作物生长规律,就不会把麦子的成熟时间错成“秋天,麦子熟了”;等等。

(三)要从本地情况变化中发现差错

作为地市报纸的校对人员,更应该关注本地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及乡镇名称的变更,因为毕竟本地新闻量大、内容杂、涉及面广,我们每天接触的稿件中,什么人名、路名、街道、社区、单位名称等几乎每个版上都会出现。如果地市报校对对本市市情一无了解,就发现不了稿件中的各类隐性差错,也就尽不到“把关防错”之责。如侍庄乡、宿城乡、高公岛乡、朝阳镇、云山乡、宁海乡等,这些乡镇早就改为“街道办事处”了,但现在还以“乡镇”的名称频繁见诸报端。

(四)对校样中的字或词要有一种怀疑精神

对于校对来说,不论对与不对,都应经过一番思考,不应随随便便就相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校对工作中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这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果校对人员能主动校对,也就是带着 “今天我会发现校样有什么问题”去阅读校样,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像一个“工兵”,能捕捉到越来越多的“地雷”。那样报纸上文字才会无差错,否则便会谬误百出。如《逝去的叮当声》一文中说:“尽管他对已苛省,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但谁要遇事缺钱,他准能从勒在腰上的裤袋里抠出几毛几块给人家救急。”这段话里又涉及了生活常识,文中说的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事,在那时农村里的农民勒在腰上的根本不是现在的皮带也不是裤袋,而是用一根布条当做皮带,因那时的人钱不多,有的人就习惯把钱掖在勒在腰上的布条里。尤其是文中的“抠出”二字,“口袋”中拿钱用“抠”是不合适的,只有布条做成的“裤带”中“抠出”钱才搭配,所以说文中的“裤袋”应是“裤带”才对。设想一个专职校对人员如果缺乏主动校对精神,对什么也不怀疑,也就无意于发现校样中事实上存在的问题,这看似“忠实于原稿”了,但算不算对原稿负责、对读者负责呢?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三、如何做好主动校对与知识积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