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英国时间11月29日下午2点,伦敦桥上发生一起随机砍杀事件,行凶者持刀攻击路人,有五人中刀,其中两人不幸身亡,另外三人在接受治疗,凶手被警方击毙。

BBC等西方媒体关于这件事的报道,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他们一律统一口径,称被击毙男子与恐怖组织有关联,将这一事件直接定性为恐怖袭击。另一方面,他们都有意掩盖了一个细节:现场警员在凶手已经被制服的情况下,依然连开四枪将凶手击毙。可是有意思的是,没有一家媒体或一个政客叙述了这个细节,也没有人去质疑警员开枪的合法性以及凶手的人权问题……

可以想象,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所谓“西方民主制度”之外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如果发生在中国,他们又会怎么报道呢?以往西方媒体、政客的各种事例证明,他们一定会把凶手美化成被压迫而不得不反抗的“斗士”,充满虚伪的同情,进而批判警员的“过度暴力”,会去质疑开枪行为是否合理合法,降低中国警察的执法公信力。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他们这几个月一直将这些肮脏伎俩在香港问题上反复使用。这场祸乱香港的“修例风波”每当有点风吹草动,一些西方政客就好像神经反射似的,势必要窜出来大做文章,为暴行张目撑腰,上演了一幕幕狗血剧情。

 

01

美国国务卿 迈克·蓬佩奧

  “我们非常清楚,示威是恰当的,我们希望中国做正确的事,尊重涉及香港的协议”、“中国暗示美国是香港抗议活动的幕后推动者的说法是荒谬的,香港的那些抗议活动完全是那些香港民众自发的举动”、“任何支持或反对特区政府之态度都应得到允许”、“香港的示威者是在争取解放与自由”……   今年“修例风波”期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断的在香港问题上表态,屡次对中国内部事务横加干涉。然而这位看似极力支持香港暴力示威者的蓬佩奥,在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上的言论立场却是截然相反。   10月29日,美驻黎巴嫩大使馆官方网站发布一则蓬佩奥的正式声明,就黎巴嫩近日因经济持续恶化引发全国大规模暴力示威活动的形势予以关切。声明中,蓬佩奥试图安抚不满的示威者,呼吁“所有暴力和挑衅行为必须停止”。  

  黎巴嫩国土面积仅1万平方公里,只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家,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则直接牵动了以美、以、沙和俄、土、伊为代表的两大政治阵营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利益。就在10月29日蓬佩奥发布声明之前,黎巴嫩国内的亲美派代表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刚刚迫于公众压力提出了辞职,由此造成的两大政治阵营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失衡、美国利益受损,这才是蓬佩奥呼吁“停止暴力冲突”的真实原因。   对比蓬佩奥对中国香港和黎巴嫩大相径庭的言论,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双标”么?  

02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 南希·佩洛西

  今年6月,香港连续发生街头暴力示威事件,大量黑衣暴徒在街头肆意打砸烧。与此同时,佩洛西公然将这些严重暴力行为描述成:“发生在香港的示威游行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8月6日,佩洛西声称:“香港特区政府拒绝尊重法治以及实践‘一国两制’,与香港市民的非凡勇气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开支持香港暴徒。当日,美驻香港总领事馆政治组主管朱莉·艾德在香港金钟万豪酒店内与“港独”组织“香港众志”头目黄之锋、罗冠聪等人密会。次日,“香港众志”直接发起学生罢课运动。   正在佩洛西“得意”的欣赏香港那道“美丽的风景线”时,殊不知自己的纵暴言论悄然在美国本土走红,神奇的激发了本国民众抵抗压迫、争取独立自由的热情。   8月17日,美国波特兰市一场民众集会直接演变成大规模街头暴力冲突,这股暴力示威的风潮迅速席卷美国。8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独立党响应波特兰冲突,发起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号召阿拉斯加州彻底脱离美国政府实现自治。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之时,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也纷纷效仿此法提出自治。  

美国的“美丽风景线”,那边独好!

03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 马尔科·鲁比奥

热门文章